感谢XREAL公司提供的机会,受邀参加了“MWC首席体验官”活动,得以在MWC上海展会中提前体验到了XREAL的新产品。由于本人最为关心Beam的表现,也在活动中花很长时间把玩和研究了这个新产品,因此着重分享一下在体验中的一些个人的体会。
在Beam的官方宣传中,有几个主力卖点。第一个是高达330寸的超大投屏,第二个是三种空间模式,再就是无线投屏,以及更多的设备兼容能力。
关于330寸的超大屏幕尺寸,这个其实是在等效10m的距离实现的。如果换算一下的话,应该是和Air宣传的等效4m的130寸差不多大小的体验。实际上手Beam投屏的观感感觉似乎是比纯Air投影略大一点的。可能是因为等效距离不同,给人带来的体验好像是从近处看电视对比影院里看电影。确实比纯Air要好一些,但对于我这种对于Air的投影面积已经非常满意的人来说,更像是锦上添花了。如果是从来没有用过AR眼镜第一次上手,这个投影的体验绝对称得上是惊艳。这从到场体验的很多朋友的交谈和表情中完全看得出来。
三种空间模式带给我的惊喜远胜于投影面积这个卖点。可以说XREAL设计的这三个模式完美解决了只有Air时的几个痛点。拥有Air的用户应该知道,Air直连手机有AR Space和空中投屏2种模式,而只有在AR space下,可以切换悬浮(3dof)和云台(0dof+防抖)两种模式,在空中投屏只能固定0dof无防抖。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痛点 -- 空中投屏是绝大多数人最经常使用的方式,而在这种方式下的0dof无防抖,且屏幕大小,距离皆无法调整。随便一点点的脑袋晃动,都会被放大成4m外的屏幕抖动。想要好好的欣赏投屏中的电影,那就只能乖乖的一动不动。即使这样,也总避免不了偶尔的一些类似扶下眼镜,挠挠头等小动作。这些动作都会让投屏发生抖动从而影响观感,严重的话甚至会对某些敏感的人带来眩晕的感觉。毫不夸张地说,这个痛点是不少人适应不了AR眼镜非常大的一个原因。我本人虽然不至于适应不了,但是也是把这个痛点归类为最好优先能解决的痛点。在AR空间中的云台模式,其实已经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了。原理很简单,过滤掉小幅的头部抖动,延迟头部转向的画面跟随。但Air直连手机就坏在云台模式恰恰不能在投屏时使用。另外如果体验过爱奇艺AR的朋友应该也知道这个App中观影时有一个跟随头部的开关,它也是一个云台模式,甚至实现地比Air的云台模式观感更好。而在Beam中。云台模式的体验比前面我提到的这两者都要好太多。小的震动完全过滤,头部随动快速但不眩晕,画面像是有惯性一样跟着头部慢慢飘。个人猜测是Beam本身的空间计算能力比起借用手机计算要精细强大的原因,这里一定要给XREAL点赞。
特地夸完云台模式,还想分享一下关于三种模式各自的实现方面的亮点:
- 悬停和云台都可以调屏幕大小和远近,好评!
- 悬停模式可以长按Beam的模式键重置中心,这样就可以在坐着,站着甚至躺着的时候随时重新定位悬停位置。简单方便!
- 浮窗模式是吧投屏变成小窗放在四个角,比较适合观影中途临时干点其他事又不打算关掉影片。这个实现比Air现有的只能左右两个位置的辅助屏也要实用很多。当然如果后续能自定义小窗大小和位置,甚至加上倾斜和透明度,那就更完美了,可以当非常有科幻感的HUD。
另外,想谈一下关于不同设备的连接体验:
- 手机投屏跳过不提,能实现就已足够,支持无线投屏,完全够用,且好用。
- Switch可以用双头type-C数据线连接到Beam,从投屏画面精细度和Switch本体自动息屏能够判断TV mode已启用,这就很神奇。Beam给眼镜供电,但并不给Switch充电。从现场试玩王国之泪来看,延迟跟官方dock区别不大。可惜王国之泪的30fps和初始空岛掉帧让人觉得画面不够平滑连贯。猜也应该不是Beam带来的问题。
- Steam Deck同样是双C线连接Beam即可。画面流畅度和延迟表现足够游玩绝大多数60fps的各种3A大作,甚至是动作游戏。不知道为什么,Deck在我体验的时候没有息屏,屏幕和眼镜同时输出。现场工作人员解答说是可以实现屏幕息屏的,只是碰到了暂时的技术问题。120刷新率输出是没有的,希望以后会支持。
- PS还是需要转接器的。
- 演示现场的Nebula for Windows是直连眼镜,并没有通过Beam。不过我个人认为有C口altDP输出的笔记本应该可以有线连接Beam,无线miraCast应该也可以用。现场没有条件测试。
最后,想再分享一下个人体验Beam的一些小细节:
- Beam做工不错,按键手感也非常舒服。
- 拿在手里手感很轻,握持感挺舒服的。大约也就是市面上的5000mah充电宝的大小,再额外稍厚一点点的感觉。如果外出携带装兜里或者跑步臂挂应该都不成问题。
- 有发热,但不影响握持。据说有一个小风扇,但现场嘈杂的环境是不可能听得出风扇噪音的。
- 那个圆环只是4个方向键,似乎并没有触摸板的功能。
整体体验下来,我对Beam这个产品的期待度更高了,它完美补足了Air的一些痛点。搭配Air会带来更完美的使用体验。就我玩数码产品的经验来看, Beam以后应该会有潜力能干更多的事情。甚至有些可能已经在XREAL的Todo列表里了,例如:
- 以后是否会有Beam预装的全新AR space?完美代替手机App并通过Beam的空间计算能力实现更多AR甚至MR的使用场景?
- Beam作为一个Android魔改盒子,是否允许客户自己安装更多的三方App?甚至开放更多接口在NREAL SDK里让客户给Beam开发或者适配AR应用?
- 这玩意应该是有蓝牙的,配对上键鼠是不是搭配三星无线Dex,或者XREAL自己的办公解决方案,直接解锁新应用场景?
最后的最后,再次感谢XREAL举办活动给我机会有这样新奇的体验。感谢萌总的盛情接待!
等7月8日太煎熬了🤣,各位发烧友们有什么问题或者观点请留言交流。
顶
👍
顶
顶
顶
帮顶
顶
非常好的文章
顶起来
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