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看似MP4复活的未来感终端,正在重新定义移动影院!它们或是口袋里的8K解码怪兽,或是挂脖上的串流神器,但也要注意有些即使很贵但不一定能搭配你手头的眼镜。
手头这些设备我将从(价格,外观接口,功能操控,续航发热兼容性)4个纬度进行横向分析,而屏幕前的你可以根据自己预算,现有手头的智能眼镜或者后续的需求进行选择。
🚗价格
目前手头的9台手持智能终端的京东平台价格如下:基本定价对应的是硬件的性能高低和软件系统空间化定制程度。
产品 |
Rokid Station |
雷鸟 魔盒 |
XREAL Beam |
Goovis D4 Lite |
XREAL Beam Pro |
Viture NeckBand |
Rokid Station2 |
Goovis D4 |
INAIR Pod |
京东价 |
699 |
799 |
799 |
1000*- 1299 |
1299-1599 |
1499 |
1599 |
1799 |
1799 |
🚕外观
来直观的对比下大小尺寸厚度,外观造型及配色就完全看你的个人喜好了。我手头这些设备有长时间的随身携带和使用,可以看看外壳材质的磨损情况,我是建议加个保护套,目前像Rokid Station2 是有原配的实用清水套,XREAL Beam Pro因为形态优势有便宜的三方定制保护套,其他的只能选择通用的保护套。
设备的手感跟它自身重量以及外观造型是息息相关。重量实测排序如下:基本在150-230g这个区间内,比一般手机要略重一些。外观造型上这种边缘有一定弧度,横向窄一点的握持手感最优秀,不硌手。
产品 |
Rokid Station |
INAIR Pod |
XREAL Beam |
雷鸟 魔盒 |
Rokid Station2 |
Viture NeckBand |
XREAL Beam Pro |
Goovis D4 |
Goovis D4 Lite |
重量g |
149 |
159.2 |
161.2 |
166.6 |
173.6 |
197.6 |
217.9 |
221.6 |
223.4 |
当然因为不同于游戏遥控器,观影时是不用一直握着的,通常观影后就放在身边或揣兜里,手感差异问题不大,加上更大体积也通常意味着更高性能,更长续航和更强的散然。
此外按键方面,除了3款是触控板或者触摸屏外,其他6款都是物理按键,按键手感来个沉浸式感受,Rokid Station,魔盒,Viture颈环的按键相对比较静音,XREAL Beam 的按键手感更干脆但也是最响的,Goovis 的两款基本一致会适中一些。
🚙接口
手持终端都必须有一个支持视频输出的Typec口来连接智能观影眼镜。我关注它视频输出功能本身以外的两个点:输出功率和充电能力。我手头有一台便携屏对功耗需求较高,所以用它来测试下各家输出功率能否推动它。可以看到我这款便携屏的推动功率起码6w以上,当然对于目前智能眼镜普通2-3w的功率需求来说,这些不用担心。
产品 |
Rokid Station2 |
雷鸟 魔盒 |
XREAL Beam |
Viture NeckBand |
Rokid Station |
Goovis D4 Lite |
XREAL Beam Pro |
Goovis D4 |
INAIR Pod |
便携屏 |
/ |
横跳 |
横跳 |
横跳 |
6.3 |
6.6 |
6.8 |
6.8 |
正常 |
这个视频输出接口是否支持边充边用我也测试了下,测试3款可以通过这个口同时给设备充电,当然因为也只有这三款是只有一个typec口,没有这个充电能力肯定不行,其他这些的边充边用能力都是有多余接口来实现的。
产品 |
Rokid Station |
Goovis D4 |
INAIR Pod |
雷鸟 魔盒 |
XREAL Beam |
Goovis D4 Lite |
XREAL Beam Pro |
Viture NeckBand |
Rokid Station2 |
Dp Out口边充边用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不支持 |
不支持 |
不支持 |
不支持 |
不支持 |
不支持 |
整机 边充边用 |
需配件 |
需配件 |
需配件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多接口 |
/ |
HDMI Out |
/ |
充电/OTG2.0 |
充电 /Dp in |
充电/OTG3.0 |
仅充电 |
充电/OTG2.0 |
仅充电 |
此外各家会根据功能需求设置一些特别的接口,譬如XREAL Beam Pro,Rokid Station2都有一个仅支持充电的typec口。而像Virture NeckBand,雷鸟魔盒,Goovis D4 Lite有带otg数据传输的充电typec口,还有些特殊的接口,譬如XREAL Beam是有支持Dp IN的充电口,Goovis D4 则有一个HDMI输出接口。
我个人使用来说,带充电能力的otg数据传输接口还是很实用的,无论是用它来外接一些USB设备,譬如U盘之类,再譬如连接电脑进行稳定低延的有线串流,还有连接无屏的无人机遥控器进行数据传输,像我手头的大疆Neo无人机配的是RC-N3无屏遥控,就可以连接Goovis D4 Lite 和任何观影眼镜实现FPV的能力,这操作除了接口外还需要考虑DJI Fly的安装适配性,因为它安装不到32位的系统,所以同样有otg数据接口的魔盒和颈环都不能这样使用。当然Goovis D4 同样可以这么操作,只是要多加一个HC转接器来接眼镜。
TF卡的配置对于无网环境下的本地追剧来说太重要了,支持TF卡的共有4款设备。
产品 |
Rokid Station |
XREAL Beam |
Viture NeckBand |
Rokid Station2 |
INAIR Pod |
雷鸟 魔盒 |
XREAL Beam Pro |
Goovis D4 Lite |
Goovis D4 |
TF支持 |
/ |
/ |
/ |
/ |
/ |
512G |
1T |
2TB |
2TB |
🚌性能功能操控
各家的芯片及存储配置情况如下,可以看到芯片主要有三大类,早期的都是晶晨的电视芯片,性价比高但性能较差;现阶段新品采用更擅长空间计算的高通芯片和在CPU架构、GPU性能、AI算力、视频解码以及市场应用等方面都更有优势的瑞芯微芯片,像XREAL BEAM、GOOVIS D4、GOOVIS D4 Lite这三款都采用这家芯片。
产品 |
Viture NeckBand |
Rokid Station |
雷鸟 魔盒 |
XREAL Beam |
Goovis D4 Lite |
XREAL Beam Pro |
Rokid Station2 |
Goovis D4 |
INAIR Pod |
SOC |
晶晨 S905 |
晶晨S905 |
晶晨S905 |
瑞芯微 RK3568 |
瑞芯微 RK3576 |
高通6Gen1 |
高通 6Gen1 |
瑞芯微 RK3588 |
高通 778G |
运存GB 内存GB |
2 128 |
2 |
2 32 |
4 32 |
4 64 |
6~8 128~256 |
8 128 |
4 64 |
8 128 |
通过“隐秘参数App”简单的测试比较了下各家的性能,可以看下这个对比表,两极分化是比较明显的。CPU和GPU的综合性能来说Goovis D4是最强的,特别是GPU能力上强的比较明显,所以也体现在后续的视频解码方面。
测试项目 |
Rokid Station |
雷鸟 魔盒 |
Viture NeckBand |
XREAL Beam |
Rokid Station2 |
Goovis D4 Lite |
XREAL Beam Pro |
INAIR Pod |
Goovis D4 |
CPU(多核) |
350 |
401 |
446 |
378 |
1424 |
1410 |
1769 |
1864 |
1451 |
CPU(单核) |
109 |
113 |
133 |
136 |
334 |
221 |
326 |
425 |
364 |
GPU |
91 |
92 |
91 |
141 |
398 |
458 |
396 |
884 |
1733 |
作为视频输出设备,解码能力是很重要的。我测试了5个视频片段看看是否能流畅播放,可以看到对于8k的本地或局域网视频以及蓝光3D解码能力目前还只是Goovis d4 系列可以做到,D4 Lite也可以解码8K60fps,但相对D4要略微卡顿一些。
规格 |
XREAL Beam Pro |
Rokid Station2 |
INAIR Pod |
Goovis D4 Lite |
XREAL Beam |
雷鸟 魔盒 |
Rokid Station |
Viture NeckBand |
Goovis D4 |
4k30fps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4K60fps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偶卡 |
偶卡 |
偶卡 |
偶卡 |
正常 |
8k30fps H.264 |
X |
X |
X |
正常 |
X |
X |
X |
X |
正常 |
8k60fps H.264 |
X |
X |
X |
偶卡 |
X |
X |
X |
X |
正常 |
蓝光3D |
X |
X |
X |
正常 |
X |
X |
X |
X |
正常 |
此外芯片在无线串流我的Windows主机时的解码能力我也做了对比:通过相同网络条件下进行Moonlight串流,来看看解码的延迟。可以看到最优秀的是Goovis D4,高通6系7系芯片的设备解码性能都一般。反而低端的晨星S905的解码时间比较优秀,当然也有异常表现,譬如雷鸟魔盒的网络丢失帧很高,XREAL Beam的网络延迟有点过高。
项目 (ms) |
XREAL Beam Pro |
Rokid Station2 |
INAIR Pod |
Goovis D4 Lite |
XREAL Beam |
雷鸟 魔盒* |
Rokid Station |
Viture NeckBand |
Goovis D4 |
解码时间 |
26.17 |
25.06 |
24.83 |
18.46 |
11.38 |
8.96 |
7.76 |
6.75 |
5.38 |
网络延迟 |
4 |
14 |
6 |
12 |
74 |
5 |
7 |
9 |
7 |
主机处理延迟 |
3.4 |
3.2 |
3.4 |
5.2 |
6.1 |
4.4 |
4 |
7.5 |
6.7 |
*网络丢失帧高(>30%)
Wi-Fi信号强度我也通过“测速网App”在工作室隔壁房间的相同位置进行测试,结果如下,数值是越高越强:这个除了Wi-Fi方案本身(譬如Wi-Fi6设备一般上传下载能力更强)外和它的天线配置之类的都有相关性。此外蓝牙协议方面,除了D4 Lite支持最高5.3协议外其他均为5.0协议。
产品 |
XREAL Beam |
Rokid Station |
雷鸟 魔盒 |
Goovis D4 |
Viture NeckBand |
Rokid Station2 |
INAIR Pod |
Goovis D4 Lite |
XREAL Beam Pro |
下载/上传Mbps |
4/7 |
24/8 |
99/64 |
210/73 |
329/67 |
519/66 |
561/72 |
570/69 |
601/66 |
Wi-Fi协议 |
5 |
5 |
5 |
6 |
5 |
6 |
5 |
6 |
6 |
蓝牙协议 |
5.0 |
5.0 |
5.0 |
5.0 |
5.0 |
5.2 |
5.0 |
5.3 |
5.2 |
目前终端的基础功能都是以输出视频讯号为主,根据连接的观影设备支持情况可以实现跟头模式和悬停的空间模式,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因为经常会有朋友问,这款眼镜搭配那款盒子能否实现空间悬停,因为悬停需要调用眼镜端的陀螺仪摄像头等硬件驱动,所以空间功能都只能搭配自家眼镜,除非是像XREAL One这种将空间芯片集成在了眼镜上,只要有视频信号都可以实现空间能力。
各家的系统界面如下,大部分是以熟悉的电视界面为主,空间模式的会做一些空间化效果。各家也都有内置软件市场,相对而言生态比较丰富的是Rokid的应用商店,无论是Station 和 Station2 都有针对自家硬件开发的各种软件。
各家也都有一些独特的应用,譬如Goovis 的两款都内置了CloudDriver2(CD2)和RTMP直播,CD2通过将各种网盘统一映射为一个内置文件夹方式来悄无声息的扩展自身的存储能力,网络条件好的情况下直接播放网盘里的蓝光盘也是没问题的,整个操作就跟在本地或者局域网感受一样。
还有Goovis内置的无线投屏软件能力也是最强的,协议方面很丰富的,最大支持4k的投屏能力。我来对比下我手头这些设备无线投屏兼容性和延迟情况,目前可以看到作为原生的投屏能力,大部分设备对IOS和Mac都是比较友好的,且延迟很小,特别是goovis D4两款产品在Mac投屏时甚至可以达到0延迟。而对安卓手机的无线投屏方面,雷鸟魔盒的NFC贴一贴就投屏这个功能很方便。投屏的延迟是D4系列更为优秀。此外对于windows的原生支持方面大部分都比较差,我手头设备上使用只有雷鸟魔盒集成的windows能力是可以正常无线连接的,Goovis D4系列投屏工具自身内置了乐播的代码,不过需要去windows里安装乐播软件才能投屏。而其他的如果要串流都需要依托于moonlight,spacedesk之类的双端软件才行。
当然XREAL Beam 也是独家支持原生Dp IN来实现有线投屏能力,它的Dp IN延迟我也测试了下,我这个网络条件下相对无线投屏要延迟略高一些,当然这个能力对于搭配其他眼镜没有空间化也没什么意义的。
产品 |
XREAL Beam* |
Rokid Station |
雷鸟 魔盒 |
Goovis D4 |
Viture NeckBand |
Rokid Station2 |
INAIR Pod |
Goovis D4 Lite |
XREAL Beam Pro |
协议支持 情况 |
Miracast DLNA AirPlay Dp IN |
Miracast DLNA AirPlay |
Miracast DLNA AirPlay 华为Cast+ |
Miracast DLNA AirPlay WIDI LeLink |
Miracast DLNA AirPlay |
Miracast DLNA AirPlay |
无原生投屏 |
Miracast DLNA AirPlay WIDI LeLink |
无原生投屏 |
Mac |
106ms |
114ms |
37ms |
0ms |
110ms |
148ms |
/ |
0ms |
/ |
Win |
无法连接 |
/ |
113ms |
97ms 安装乐播 |
无法连接 |
/ |
/ |
69ms 安装乐播 |
/ |
安卓 |
无法镜像 |
135ms |
146ms |
69ms |
170ms |
/ |
/ |
69ms |
/ |
IOS |
画面反转 |
115ms |
36ms |
34ms |
71ms |
224ms |
/ |
45ms |
/ |
DP IN |
115ms |
/ |
/ |
/ |
/ |
/ |
/ |
/ |
/ |
手头设备都是支持安装三方的普通安卓应用的,他们的系统安卓版本如下,不过部分只能安装32位应用也要注意下,譬如我前面提到的DJI Fly这类应用。
产品 |
Rokid Station |
雷鸟 魔盒 |
XREAL Beam |
Goovis D4 Lite |
XREAL Beam Pro |
Viture NeckBand |
Rokid Station2 |
Goovis D4 |
INAIR Pod |
三方软件 |
32 |
32 |
32/64 |
32/64 |
32/64 |
32 |
32/64 |
32/64 |
32/64 |
安卓版本 |
11 |
11 |
11 |
14 |
14 |
11 |
13 |
12 |
14 |
竖屏的手机软件理论上大家都可以使用,除了操控方面部分没有射线或飞鼠交互的不能直接使用,当然借助个蓝牙飞鼠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目前大部分操控是类似遥控器的上下左右确认+主页菜单返回+音量+-模式;像Rokid Station 在部分游戏支持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横向握持的游戏手柄部分功能。大部分都带有陀螺仪去做飞鼠模式,譬如Goovis 的D4 和D4 Lite通过长按菜单键就可以快速切换飞鼠模式。而XREAL Beam在主界面是遥控器模式,进入横版App后则是飞鼠模式。INAIR Pod搭配自家眼镜或者三方眼镜都可以进入飞鼠操控。像Rokid Station2,XREAL Beam Pro搭配自家眼镜进入AR空间都可以射线操作。此外各家对蓝牙键鼠和手柄之类的适配情况如下表,大部分都是可以正常连接的:
产品 |
Rokid Station |
雷鸟 魔盒 |
XREAL Beam |
Goovis D4 Lite |
XREAL Beam Pro |
Viture NeckBand |
Rokid Station2 |
Goovis D4 |
INAIR Pod |
操控 |
按键 |
按键 手机 |
按键 飞鼠 |
按键 飞鼠 |
触摸 射线 |
按键 手机 |
触控,射线 语音 |
按键 飞鼠 |
触控 飞鼠 |
蓝牙手柄 |
正常 |
正常 |
无法连接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蓝牙键鼠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续航发热兼容性
各家掌上终端的电池容量对比如下,基本就是5000mah和8000mah两个档位,充电功率和充电时间实测如下。
产品 |
XREAL Beam Pro |
INAIR Pod |
Viture NeckBand |
Rokid Station2 |
Rokid Station |
雷鸟 魔盒 |
XREAL Beam |
Goovis D4 Lite |
Goovis D4 |
电池容量mah |
4300 |
5000 |
3280 |
5000 |
5000 |
4900 |
4870 |
8000 |
8000 |
充电规格 |
9V-3A |
9V-2A |
5V-3A |
9V-2A |
9V-2A |
9V-2A |
9V-2A |
9V-2A |
9V-2A |
充电时间 hr |
1 |
1.5 |
1.5 |
2 |
2 |
2 |
2 |
3 |
3 |
续航时间主要是跟头模式和空间模式下的观影续航测试,可以看到D4 Lite作为续航之王是最强的存在。
产品 |
Viture NeckBand |
Rokid Station2 |
INAIR Pod |
XREAL Beam Pro |
XREAL Beam |
雷鸟 魔盒 |
Goovis D4 |
Rokid Station |
Goovis D4 Lite |
续航 |
3 |
3 |
3 |
3.2 |
4 |
5 |
5 |
5.5 |
7 |
目前散热方式有被动和主动散热两种,当然芯片自身的功耗控制也至关重要。半小时后的发热情况实测对比如下。主动散热的设备发热手感会更好一些,但带来一定的风噪。综合来说,Goovis D4 Lite的发热感受是很好的。
产品 |
INAIR Pod |
Viture NeckBand |
Rokid Station |
XREAL Beam |
雷鸟魔盒 |
Rokid Station2
|
XREAL Beam Pro
|
Goovis D4 |
Goovis D4 Lite
|
散热方式 |
被动 |
主动 |
被动 |
主动 |
被动 |
主动 |
被动 |
主动 |
主动 |
最高温 /室温 |
47.6 /23.5 |
44.0 /21.6 |
42 /23.1 |
38.3 /23.6 |
38.4 /23.4 |
38.5 /23.7 |
36.8 /23.2 |
36.2 /23.3 |
32.6 /22.3 |
我这里列了个交叉表格测试各家眼镜和终端的兼容性,除了Rokid Station2因为默认进入深度定制的空间化系统,不能兼容其他眼镜。此外INAIR Pod虽然也是深度定制的空间化系统,但在非自家眼镜上也可以点亮,但是窗口大小只有整体画面的居中小部分,所以其他眼镜去搭配它使用的意义不大,目前只适合搭配个便携屏去做个简单展示或者拍摄内容需求。其他的终端的兼容情况如下,不兼容的情况主要是像Rokid Station在主界面水印标注,不过进入具体App后没有水印。雷鸟魔盒在插入其他家眼镜时会跳窗提醒,确认后不影响操作。Goovis 的盒子主要是主界面的动态效果以及VR视频播放因为需要调用眼镜陀螺仪也不支持其他家眼镜,但其他方面是很般配的。至于3D播放能力,主要还是看眼镜自身的3d切换能力,大部分还是支持FSBS模式。此外Goovis的播放器搭配自家的高性能头显G3 Max还支持蓝光3d原盘的观看能力,这个是很强悍的。
产品 |
Rokid Station |
雷鸟 魔盒 |
XREAL Beam |
Goovis D4 Lite |
XREAL Beam Pro |
Viture NeckBand |
Rokid Station2 |
Goovis D4 |
INAIR Pod |
Rokid Max2 |
正常 HSBS FSBS |
弹窗 HSBS FSBS |
正常 HSBS FSBS |
正常 HSBS FSBS |
正常 HSBS |
正常 HSBS FSBS |
正常 FSBS |
正常 HSBS |
正常*
|
XREAL One |
主界水印 HSBS FSBS |
弹窗 声道 色异常 FSBS |
正常 HSBS |
正常 HSBS FSBS |
正常 HSBS |
正常 HSBS FSBS |
不支持 |
正常 HSBS |
正常* |
XREAL Air2 Ultra |
主界水印 FSBS |
弹窗 声道 |
正常 |
正常 FSBS |
正常 FSBS |
正常 FSBS |
不支持 |
正常 |
正常* |
Goovis ART |
主界水印 HSBS |
弹窗 HSBS |
正常 HSBS |
正常 HSBS |
正常 HSBS |
正常 HSBS |
不支持 |
正常 HSBS |
正常* |
雷鸟 Air3 |
主界水印 FSBS |
正常 FSBS |
正常 |
正常 FSBS |
正常 |
正常 FSBS |
不支持 |
正常 |
正常* |
Viture Pro |
主界水印 FSBS |
弹窗 FSBS |
正常 |
正常 FSBS |
正常 |
正常 FSBS |
不支持 |
正常 |
正常* |
INAIR 2 Pro |
主界水印 |
弹窗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不支持 |
正常 |
正常 FSBS |
Legion Glass 2 |
主界水印 FSBS |
弹窗 FSBS |
正常 |
正常 FSBS |
正常 |
正常 FSBS |
不支持 |
正常 |
正常* |
StarV View |
主界水印 |
弹窗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不支持 |
正常 |
正常* |
*INAIR Pod搭配其他眼镜时画面均不能做到满屏
帮顶
帮顶
666
帮顶
评测全面到位
帮顶
这个图表做的是真不如不做啊